首页 > 时政 > 图片头条 正文

治沙:中国智慧写奇迹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第22期 作者:本刊记者 李百军 李永红 发布时间: 2023-12-12 | 打印 | 字号:TT

QQ截图20231207075209.png

  中卫市西郊林场工人用新型工具植树。  闫院平/摄

  从不毛之地的沙漠瀚海到绿树成荫、瓜果飘香的生命绿洲,几代宁夏治沙人无怨无悔,献身沙海,首次实现人类治沙史上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生态逆转。

  从固沙、治沙到充分用沙的精彩蝶变,在宁夏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几代中国防沙治沙人和科技工作者,向世界贡献了精准有效的技术图谱和实现路径。

  如今“世界治沙看中国,中国治沙看宁夏”已成为世界治沙领域的普遍共识,宁夏治沙模式也成为世界防风治沙的典范。

 麦草方格:扼住流沙肆虐的“魔方”

  今天一提到宁夏的治沙防沙,人们脑海中也许会浮现出沙坡头景区、沙漠星星酒店等美丽景象,也会津津乐道于先辈们防风固沙的故事,但不会想到新中国的沙漠治理事业,竟然起步于一条铁路的修筑。

  1958年,我国修建的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竣工。然而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宁夏沙坡头地段受西北风影响,流沙每年向前推进4米左右,铁路常常被流沙掩埋。曾有国外专家预言:包兰铁路“存活”不了30年就会被沙漠淹没。

  为了保障国家铁路大动脉的畅通,一场防风固沙的探索与实践攻坚战就此打响。

  曾是兰州铁路局沙坡头中卫工务段高级工程师的郜永贵说,在固沙治沙初期,植物固沙行不通,林场尝试过卵石铺面、沥青拌沙、草席铺面等固沙方式,但一场大风过后,都被掩埋殆尽。

  在一次工作闲暇时,林场职工在沙漠中偶然扎了“人定胜天”“中卫固沙林场”几个字,之后竟意外发现这些字当中,方块形的字没有被沙子埋没。“这一发现,让职工们喜出望外。”年近八旬的固沙林场第二代场长张克智回忆。偶然的“一锨草”开创了麦草固沙历史。

  据技术人员长期观测,流沙从扬起到落地只有1米的距离,于是,经过反复试验证明,发现1米见方的麦草方格固沙效果最好。

  “麦草方格”固沙法的诞生,终于缚住了疯狂肆虐的流沙,也让人类第一次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了流沙面前。

  1977年8月,全球沙漠化会议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

  当听完中方代表的“麦草方格”固沙法后,会场长时间报以热烈掌声。尤其是看到照片展现的治沙成果,外国专家们不无赞叹:这么大面积的流沙被固定,世界上还没有过,中国人了不起!

  麦草方格沙障虽然为铁路拉起防沙屏障,但对抗流沙,这种单一的方式还不够。经过几代治沙者的不断探索,在包兰铁路穿过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的55公里、两侧各500米范围内,逐步构筑了“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和封沙育草带”的“五带一体”治沙防护体系。

  1988年7月,“包兰线沙坡头地段治沙防护体系的建立”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科技成果并列。

  沙坡头“五带一体”治沙防护体系因改善人类居住环境,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环境保护500佳单位”。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的多德斯韦尔在致电中称:“作为人类环境的卫士,中卫固沙林场在从事环境保护的艰苦斗争中,虽然总是默默地奉献,不图回报,但你们的功绩举世公认。”

  消息一经报道,世界震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专家学者先后来参观考察,称赞这是“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

QQ截图20231207075412.png

  治沙“魔方”麦草方格。  图片由中卫市委宣传部提供

升级迭代:技术革新为沙漠披绿衣

  时值深秋,在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记者见到了正在治沙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的中卫市西郊林场场长唐希明。

  他告诉记者,老一辈治沙人利用麦草方格成功固沙,但风吹日晒风化严重,麦草方格使用寿命只有3年,反复扎设则成本过高,过去用铁锹植树栽种得浅,树苗根茎很难吸收到土壤深层的水分,很快就干枯而死,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难题让唐希明开始了深深思考,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

  “有一天,干活累得实在走不动,就顺手找了根木棍拄着,没想到这一拄,竟然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棍子在沙漠里扎出的一个个洞,启发我设计出这种‘干’字形铁制植苗工具。使用时,将工具底端的卡口卡住树苗根系,双手扶好后拿脚一踩,直接把苗木根系送入45至50厘米深的湿沙层,几秒钟就能栽好一棵树,不用额外浇水,苗木成活率提高到75%左右。”唐希明兴奋地说。

  现在,这个“造林神器”被命名为“水分传导式精准型沙漠植苗工具”,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并在当地被大面积推广使用。

  在中卫市沙坡头,记者看到,机械造草方格正取代过去的人工造草方格,工人们用机器将麦草编成刷状,像铺鸡毛掸子一样直接铺到沙地上……这款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发的“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可工业化生产。该装置的工作效率比过去人工扎草方格提高了60%,使用寿命也由3年延长至6年。

  2022年,中卫市西郊林场开始探索在平缓的沙地上用机械轧制草方格。林场团队研发的“轧草车”由手扶拖拉机车头和代替轮胎的两片圆形轧草刀组成,只要在沙地上平铺两行麦草,工人推车而过,麦草便被整齐地轧进沙地里,大大节省了人力。“治沙魔方”有了“升级版”,唐希明和林场的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开始以模拟飞播草籽的方式,在麦草方格里实验利用生物方格取代麦草方格,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中卫市境内乌玛高速公路一侧,记者看到一片长1000米、宽100米左右的区域呈现出与周边黄沙截然不同的灰绿色,这片人工蓝藻结皮示范区是科技工作者20多年的科研成果。

  据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刘立超介绍,治沙的终极目标是把沙变成“土”,形成珍贵的“沙漠皮肤”——生物土壤结皮。当前,人工生物土壤结皮技术,即通过在沙面接种蓝藻、地衣、藓类等隐花植物促进生物土壤结皮形成,正成为我国土地荒漠化治理的前沿探索和有效的生物策略之一。

  刘立超说:“生物土壤结皮对沙面固定、沙化土地功能恢复、荒漠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维持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土壤结皮天然形成需要几十年,而人工培养可以加快进度,一年多甚至半年时间就可以形成。”人工生物土壤结皮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即将进入大规模推广阶段。“未来,这项技术的产业化将革新我国沙化土地治理技术体系,为我国加快荒漠化治理进程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交流共享:中国技术经验惠泽世界

  始建于1955年的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宁夏沙坡头沙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沙坡头站),自建站以来,在风沙物理、沙害治理、荒漠生态系统及沙漠科学研究领域享誉全球。

  在沙坡头站展览馆内,悬挂着一块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牌匾,在众多荣誉和牌匾中显得异常普通,但它背后折射出的科学家精神显得熠熠生辉,代表着共和国对常年扎根祖国西部从事荒漠化治理的科学家们的最高褒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弘扬“扎根西部、服务西部”爱国情怀与献身治沙事业前沿的科学家精神。

  2010年,一所经自治区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集高等职业教育公办全日制高等学校——宁夏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成立。2015年6月,经自治区政府批准更名为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产、学、研相结合的防沙治沙专业院校。

  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曹兵教授告诉记者,学校的成立不仅使宁夏防沙治沙实用技术人才规模化培养成为可能,把实践课堂搬到防沙治沙前沿,学校把诸如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作为学校的实践培训基地,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培养的很多学生就是“沙二、三代”,学生毕业后大都奋战在防沙治沙一线,让治沙人的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一代代来自五湖四海的科技工作者和宁夏人民在多年的防沙治沙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技术不仅仅为宁夏带来了福音,也为我国荒漠化治理提供了范本,更是通过国际培训的方式走出国门,让受到沙漠化侵扰的国家从中受益。

  2022年9月,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承办的第13期“阿拉伯国家防沙治沙技术培训班”开班。来自埃及、伊拉克、毛里塔尼亚、利比亚、约旦、突尼斯、阿曼等国家26名国际学员线上畅所欲言、交流学习、互通有无、共谋发展。

  沙坡头的治沙模式成功以后,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沙坡头多次举办世界治沙的研讨班,其中有来自欧美国家的代表,但大部分是来自受沙漠化影响比较大的一些非洲、西亚和中亚国家的专家学者,来沙坡头学习治沙技术和经验,运用到本国的治沙实践之中。

  持续的技术输出与交流,不仅体现了中国模式深度参与全球荒漠化治理的愿望和态度,也集中体现了中国智慧的科学有效,更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责任编辑:张 筱


>>><<<
【作者】:本刊记者 李百军 李永红
【来源】:《共产党人》第22期